2011年8月由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浙江大學等組成的課題組就康迪公司提出的“電動汽車新型商業模式探索暨杭州5年10萬輛電動汽車自駕租賃公共交通項目”進行了可行性研究,課題組歷經9個月的認真研究編制出了《我國對電動汽車商業模式創新的探索及應采取的政策》和《杭州5年10萬輛電動汽車自駕租賃公共交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為了完善報告內容,使項目更具有可操作性,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于2012年5月13日在北京組織召開了“我國電動汽車商業模式創新探索暨杭州純電動汽車自駕租賃公共交通項目可行性研討會”,會議邀請了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國家電網、浙江省發改委、杭州市經信委等部門的相關領導和多位院士專家參加會議。
會上,浙江康迪車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曉明作了關于“杭州市5年10萬輛電動汽車自駕租賃公共交通項目可行性”的研究報告。據介紹,“純電動汽車自駕公交運營網絡系統”將全部采用純電動汽車為用戶提供租賃服務,可充電式立體車庫分布在城市的機場、車站、商業中心和居民小區等需建站區域。
結合FLASH演示,胡曉明在報告中重點介紹了自駕租車站的主體設施—可自動充電的智能立體停車庫。此車庫具有電動汽車日常監測維護及能源供給、車輛存放和辦理租車業務等功能。車庫配備的車輛出入庫定位機械裝置,可快捷準確地實現車輛入庫、入位和出庫。而配電充電系統可對入庫定位的車輛進行自動充電。
據介紹,利用立體車庫可對車輛做到:集中管理、集中充電、集中維護、分散租用自駕。此外,立體式車庫可高效利用土地資源,平均每0.5平方米就能停一輛車,占地100平方米能停200輛。純電動汽車自駕租賃公共交通系統建成后,將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及停車資源匱乏,并能破解電動汽車發展障礙,是對城市交通的一大革命。
報告結束后,與會嘉賓就此展開了熱烈討論。
在討論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陳清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能源學會會長倪維斗,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北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逸等專家和各部委相關領導都認為純電動汽車自駕租賃公共交通項目是有效緩解城市交通問題的創新模式,有利于純電動汽車的產業化,適合在杭州試點,此模式如在杭州試點成功,即可大范圍推廣。電動汽車現在還處于孕育期,政府應對商業模式進行指導,從目前情況看電動汽車商業模式創新比技術創新更為迫切,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鼓勵和支持地方創新,使電動汽車盡快實現產業化。
據康迪公司董事長胡曉明介紹,目前另一個項目——康迪和杭州市政府、國家電網、中國航空集團(中航鋰電)等單位合作在杭州采用換電模式推行的2萬輛電動汽車項目正在積極的推進當中,計劃將在近期開始投放。在該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也能為自駕租賃公共交通項目的開展積累經驗并打下基礎。